博立信推出了基于LoRa®的建筑物結構安全監測場景使用方案,
可實時、遠程監控建筑物的各種安全指標
我國幅員遼闊,地質結構多樣復雜帶來了各種地質災害,隨著城鄉快速發展,在居民住宅和通用建筑領域,數量龐大的老舊樓宇日趨陳舊,導致連年出現樓宇危害的事故發生。
如廣東深圳居民樓傾斜倒塌、江蘇無錫公路橋坍塌和廣東虎門大橋異常晃動等事件都嚴重地危害到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或者在社會上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建筑的結構安全事關重大,成為了政府和群眾所關注的焦點。
利用物聯網和智能化手段對民居、通用建筑和交通設施進行監測成為必然,而LoRa的低功耗、長距離及靈活性成為了這種物聯網應用最好的通信手段之一。通過采用LoRa+傳感器以及專業的分析系統和軟件,博立信等LoRa生態伙伴在相關領域提供了完整的安全性監測方案。
2019年10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發布了《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 (征求意見稿)》,在該文件的第三章,針對建筑的抗震性能鑒定、加固與維護,明確提出了要建立建設工程抗震性能鑒定制度,并規定了對存在嚴重抗震安全隱患的建設工程進行安全監測,并在加固前采取停止或者限制使用等措施。
2020年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對外發布《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明確提出: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十四五”期末(2025年底),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近來,有關監管部門進行了及時管理,開展危樓監測專業事項的招標,按照國標標準進行了大規模、多級別的危樓評定。而在交通設施和公用設施等大型建筑的安全性監控管理等領域內,對諸如橋梁、隧道和水壩壩體等監控標準和要求也在不斷落實和提升。
作為為市場提供基于跨界與模式創新的“傳感器+”物聯網技術、服務、產品和端到端解決方案的領先供應商,博立信在建筑物結構安全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具有安全隱患的危樓危房是博立信關注的重點市場之一,而老舊居民樓則是國內建筑物結構監測最為重要的應用場景。
為解決傳統方案中的諸多問題,博立信推出了基于LoRa®的建筑物結構安全監測場景使用方案。在建筑物結構監測場景中,LoRa智能物聯終端以每小時上報一次數據的頻率,常年監測樓宇結構裂縫與樓宇結構傾斜(詳見下圖:傾斜監測終端安裝示意圖- 圖1,裂縫監測終端安裝示意圖- 圖2)。
圖1、傾角傳感器安裝示意圖
圖2、裂縫位移傳感器安裝示意圖
每棟樓宇的智能終端通過LoRa網關數據透傳,并以4G上行的方式,向博立信數據中心提報監測數據。數據中心的iView物聯網數據管控平臺,篩選記錄有效數據,轉換符合國標的應用描述。采用多級報警的預警機制,客戶端呈現與APP展示等方式,每月產出監測數據,為監管部門的下一階段決策,提供有力依據。
由于采用了LoRa技術,相比于傳統方案,該方案運用了物聯網技術手段,通過感、傳、知、用,將智能物聯終端采集到的數據通過LoRa低功耗無線通訊方式傳輸至物聯網標準PaaS平臺并根據需求施以運用。解決了傳統方案安裝走線、供電方式的困擾,以及設備信息孤島,數據展示調用困難等問題。
該方案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 低成本:基礎建設、運營成本低。• 低功耗:LoRa通訊使電池供電成為可能,可支持終端正常工作3-5年。
• 長距離:LoRa通訊在城市內信號傳輸距離能到2-3公里。
• 廣覆蓋:單個LoRa網關可承載上萬個智能終端。
博立信科技首席執行官吳云橋說道:“博立信在建筑物結構安全領域的豐富經驗,加上LoRa技術在物聯網方面的成熟能力,使其成為智能解決方案的完美匹配。對于建筑物結構安全監測來說,老式的非物聯網方案不但成本極高,而且維護困難,LoRa技術的實時數據可以在建筑物發生結構變化時及時進行數據反饋和預警。2017年以來,博立信的解決方案已在海外及江蘇、浙江、廣東等省成功進行大規模部署。”
博立信的智能檢測方案也是對國家新基建規劃的積極響應。通過利用物聯網技術實時、遠程監測建筑物結構的安全性和完整性。除了應用于通用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性監測,博立信和其他LoRa生態系統成員的LoRa+傳感器+監控系統解決方案還可以應用于橋梁、隧道、道路邊坡和水壩壩體等設施的監測,并可以帶動高精度北斗等GNSS設備的應用,具有重大的社會效益。
Semtech中國區銷售副總裁黃旭東表示:“我們很高興看到博立信推出基于LoRa的建筑物結構安全智能監測方案,為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一定保障。作為一種領先的物聯網技術,LoRa可為各類設施提供靈活、易用、低功耗和廣覆蓋的連接,并可以與北斗高精度等國內自主技術完美融合。Semtech將與LoRa生態伙伴們共同努力,通過使用物聯網和智能技術助力打造更安全的建筑和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