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向后兼容和共存,802.11ac在可能的情況下重用802.11n技術規格。例如,802.11ac采用與11n一樣的物理層OFDM調制(正交頻分多路復用),并保持相同的編碼和交錯式架構。不過,為了滿足性能目標,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并提供新的11ac特性。表3所示為與802.11n相比,802.11ac引入的大量新特性(粗體突出顯示)。
表3:802.11ac的主要功能。
802.11ac設備物理層規定參數為80MHz帶寬、64QAM 5/6和1個空分碼流。采用這種配置,數據速率達到293Mbps。不過,采用所有選用參數的設備(160MHz、256QAM 5/6和8個空分碼流),數據速率可以達到6.93Gbps。
單PPDU幀格式按物理層會聚協議定義,如圖2所示。為保證向后兼容,專門定義了802.11a和n設備可以接收的非VHT字段。前導碼中前4個字段用于非VHT站接收。前三個字段與802.11n的字段相同,第四個字段用于確定802.11n還是802.11ac。前導碼中剩余字段僅用于VHT設備。VHT-STF用來改善MIMO傳輸中的自動增益控制。VHT-LTF是長訓練系列,為接收機提供MIMO信道預估。VHT-SIG-B提供單用戶或多用戶模式數據長度、調制和編碼方案(MCS)信息。
圖2:VHT PPDU格式。
生產測試面臨的挑戰
WLAN生產測試系統廣泛安裝在全球WLAN設備制造廠中。硬件平臺長期以來沒有大的變化,往往通過軟件升級滿足隨著WLAN標準演進出現的新的測試要求。不過,802.11ac的新功能對測試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許多現有硬件平臺需要升級。
802.11ac帶來了大量變化,其中三個方面是生產測試設備面臨的最為嚴峻的挑戰:寬帶寬、多個空分碼流和高密度調制。此外,測試速度也是生產的重要要求。
1.寬帶測量
802.11ac僅在5GHz免牌照頻段工作。與2.4GHz頻段相比,具有寬可用帶寬和低干擾的優點。美國和歐洲信道分配分別如圖3和圖4所示,參見[4]。因此,測試需要生成并分析80MHz瞬時帶寬或160MHz(可選)帶寬,以及頻率達5.835GHz的信號。
圖3:美國信道分配。
圖4:歐洲信道分配。
對于發射機測試,需要一次捕獲整個信號帶寬,測量信號質量、頻率、功率和頻譜平坦度。頻譜包絡測量需要分析更寬的帶寬(如802.11ac80MHz為240MHz)。這可以采用頻譜拼接技術,以更加經濟的方法來實現。這種技術可以捕獲信號的多個快照,按頻域進行拼接,顯示整個帶寬。
對于接收機測試,需要生成全帶寬信號波形模擬被測設備(DUT)。這種方法可以測試多種操作模式的接收靈敏度。
現有及今后推出的Aeroflex PXI 3000系列射頻模塊支持寬帶信號分析,并可以生成6GHz頻率,便于滿足802.11ac帶寬和頻率要求。我們的802.11ac解決方案可通過軟件升級,是802.11ac測試的理想平臺。
2.多輸入多輸出(MIMO)
MIMO是在發射機和接收機上采用多個天線,通過先進的數字信號處理提高通信性能。這種方法采用獨立發射/接收鏈,既可以提高鏈路可靠性,也可以提高數據速率。IEEE在802.11n中引入MIMO,將802.11ac的支持能力擴展到8個空分碼流和多用戶MIMO(MU-MIMO)。相對于單用戶MIMO,MU-MIMO可以同時端接多個用戶同一頻段往來傳輸的收/發信號,如圖5所示。
圖5:單用戶與多用戶MIMO舉例。
在研發環境下,MIMO開發一般需要測試設備利用多徑信道仿真,對不同MIMO節點的多個碼流進行編/解碼。而在生產環境下,由于設備設計認證已在研發階段完成,因此測試重點轉移到射頻組件校準和設備質量確認。生產環境下MIMO測試還應優化速度和成本。目前采用的一種方法是單獨測試MIMO收發器的射頻路徑。一般是通過開關矩陣依次對每個MIMO路徑進行測試,以進一步節省測試設備的成本,因為只需要一個測試收發器信道,如圖6所示。這種方法足以滿足MIMO生產要求,合理兼顧性能與成本。
圖6:MIMO生產測試系統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