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不論您是選取常規數據采集模式,還是選取記錄/瞬時捕獲模式,原始主時間(Raw Main Time)數據都在數字轉換器范圍之外,其取值通常都是基本時間間隔。這樣的數據不正確。如果用戶選取非基本時間間隔方式查看數據,那么為了生成兩位數的FFT 采樣數據,儀器就會重新采樣。
13. 噪聲標記功能如何在頻譜分析儀上工作呢?
噪聲標記算法的工作原理與8590、8560、ESA 和 PSA 系列頻譜分析儀非常類似。最大的差異在于所用 的檢測類型。所有這些分析儀使用如下等式來對標記噪聲功率進行計算:
該值等于左面端點x1 加上右面端點x2(0.05 * 間距總長,其中,該端點位于噪聲標記的中心)的總和。
Px 值為所標明的跡線數據在點x 處的值與參考值的功率比,例如,如果x = -60 dB,則其值為0.000001。
Span/FreqPts (間距/功率Pts)- 1 為跡線數據點的間距。
NBW 在下面的說明1 中進行了定義。
8590 和8560 系列
通過按下MKR FCTN > MK NOISE ON(859XE)或MKR > MKRNOISE ON(856XE/EC),可訪問“標記功能”或“標記菜單”中的噪聲標記功能。當噪聲標記啟動時,樣本檢測會被激活,使用等式來計算頻率間隔中的總功率,支持RBW 濾波器成形因素的修正會被應用1,對視頻平均值錯誤的糾正會被應用2,結果將標準化為1 Hz 帶寬,并顯示為dBx(1 Hz),其中x 取決于所選的振幅單元,如dBm (1 Hz)要得到準確的測量結果,請確保噪聲標記已安裝,以便所有數據點均位于本底噪聲之上。數據點幾乎占用了859XE 上的一個水平格部分或間距的5%,在這部分水平格中有固定的401 個顯示點;同時856XE的一半區域有固定的601 個點。
1、分辨率帶寬(RBW)濾波器的近高斯形狀被糾正為可傳遞相同噪聲功率的矩形等效噪聲帶寬(NBW)。糾正因數范圍為在濾波器> 或= 1 kHz 情況下,3 dB 帶寬的1.128 倍。
2、由于在對數據點的對數值求平均數過程中,以及噪聲信號的顯示區間產生了錯誤,因此會導致2.51 dB 響應不佳(under-response)。
ESA 和PSA 系列
通過按下Marker> More > Function > Marker Noise (ESA))或Marker Fctn > Marker Noise (PSA)),可訪問標記或標記功能菜單中的噪聲標記功能。當噪聲標記啟動時,如果檢測器設置為Auto(自動)(缺省情況),則平均值檢測會被激活。
平均值類型設置為功率(RMS)4,通過上述等式,即可計算出頻率間隔內的總體功率。
對RBW 濾波器成形因素的糾正會被應用,結果將標準化為1 Hz 帶寬,并顯示為dBx(1 Hz),其中x 取決于所選的振幅單元,如dBm (1 Hz)
3、早期的分析儀中不具備平均值檢測器類型。檢測器按照所選的平均值類型,對頻率分段中的所有數字化的數據求平均值。 See note 4.在ESA 中,如果RBW < 1 kHz,則使用樣本檢測。
4、由于功率(RMS)平均值對電壓數據(由分段內部除以分析儀中的Zin 得出)的平方和求平方根,因此它計算的是真實平均功率。然而,如果用戶選擇對數功率(視頻)平均值,2.51 dB 響應不佳(under-response)錯誤可以被彌補。在PSA 中,用戶也可以選擇電壓平均值,在此情況下,1.05 dB響應不佳(under-response)可以被彌補。
14. Agilent 89400 系列分析儀怎樣解調偏置QPSK 信號?
很容易了解如何通過把矢量信號分析儀與信號源相接解調OQPSK。例如,我用Agilent E4432B ESG- D把OQPSK 設置為2GHz,使用alpha 為.35 的升余弦濾波器,符號率為200k 符號/秒。然后把89441A設置為解調該信號。
您可耦合星座圖、I 和Q 眼圖和誤差表四象限顯示的標記。在移動標記時,可看到I 和Q 使用的哪些符號狀態到達符號表中的任何單一狀態。按IS95 標準,Q 數據比I 數據延遲0.5 個符號,因此對任何給定符號首先評估I 值,然后在1/2 個符號時鐘周后評估Q 值。
例如,眼圖可能顯示第一個符號(把標記移動到符號1.0)是I 判定(或樣本)點,而Q 是躍變。因此VSA 僅在這一瞬間評估I 數據,在我的眼圖中為低(“0”)。對照在表格中對我的信號已記錄的數據。
在Agilent 89441A 的符號表中由標記加亮的這一比特結果對于符號#1.0 是“10”。“1”是Q 信息,但因Q 在躍變中而無效。“0”是I 信息,由于I 在判定點而有效。第1.5 個符號(把標記移動到符號1.5)是Q 的采樣點,此時I 在躍變。在我眼圖的采樣點中Q 為高(“1”)。最終比特結果是10(Q高,I 低),這是我標準定義(Q=1,I=0)的左上象限態。也就是說符號1.0(I)+符號1.5(Q)=狀態。由于該采樣是在符號時鐘的半個周期上進行,符號將沿躍變路徑和圍繞星座圖的四種狀態分布。
只有最后狀態(或第X.5 個符號)用于計算EVM。在我的設置中EVM 為0.8%。
這里是幫助說明的一些表格數據。表中粗體字的比特結果對應默認標準定義星座圖中的正確狀態。用戶可編輯該定義(見Agilent 89440A/89441A 操作指南8-12 頁)。為使表格和星座圖和I/Q 波形圖相一致,進入該URL:ftp://support.tm.agilent.com/rfmw/vsa/oqpsk.ppt符號, 比特結果: 第1 比特= Q,第2 比特= I
應牢記這些注意事項:
1. 顯示標準定義( "解調制式" 菜單中的F7),保證與您的定義一致。
2. 必須在[TIME] 菜單中規定一個偶數的點/符號。
3. 除了用2 點/符號(相對1 點/符號)計算EVM、峰EVM、相位誤差和幅度誤差外,對于OQPSK,VSA 使用與其它制式同樣的誤差計算方法。
4. 符號率= I 或Q 時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