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介紹了如何使用矢網精確測量PA的S12S22和功率的方法,這邊文章回答一下上次提到的問題,如何使用矢網PA測量S11、S21和飽和功率。
提問:
如果用矢網測量PA的飽和功率,矢網1端口輸出功率(最大大概15dBm)推不飽DUT,該怎么解決?
例如:S21=15dB,P3dB≈Psat≈30dBm@2.6G
1、測量大功率PA背景
上期講到在測試大功率PA時,被測器件(DUT)的輸出功率會超出測量接收機輸入端口的壓縮功率,并且可能對網絡分析儀的接收機造成損害。一旦在使用中不慎將網絡分析儀損壞,會產生高昂的維修費用。因此一般在DUT輸出端短接雙定向耦合器到矢網接收機,再接隔離器隔離大信號進入矢網來解決這一問題。
矢網在2.6GHz附近大概能有45dB的動態范圍(-30~15dBm,不加源衰減的情況下),雖然能在1端口或者3端口提供指定的輸出功率(基于源功率校準),但僅能在矢網能夠輸出的功率范圍內進行測量。而在表征大功率器件的非線性特性時,往往需要對DUT施加更大功率的信號,此時應該怎樣搭建測試平臺?
2、以往的測試方法
圖2.1 DA直接驅動PA的簡單測試方法
當網絡分析儀激勵源所提供的輸入功率低于DUT輸入需要的Pin時,有必要在PA之前通過前置DA(Drive Amplifier)來提高激勵功率。外部放大器的另一個優勢是可以將其放置在更接近DUT的位置,從而減少電纜損耗以便對DUT施加更高的激勵功率,如圖2.1。
通過功率計進行源功率校準,可最大限度地減少或去除DA的頻率響應造成的測量誤差。在激勵源功率校準完成后,可對矢網的輸出功率進行自動調整,以便為DUT的輸入端提供所需的功率。激勵源功率校準將功率傳感器的精度傳遞到網絡分析儀,校準完后一般可使DUT的輸入功率的偏差低于0.5dB。
但圖2.1的測試方法有很多缺點:
2.1 DA長期工作會出現溫度漂移現象,DA工作一段時間后由于溫度上升,會出現增益和功率下降,導致整個系統校準發生溫漂不準。
2.2 DA的高反向隔離度會降低PA輸入端反射的功率,因此以這種方法測到的S11實際上是DA的S11,并且由于加入了DA,矢網激勵源給信號的功率一般會給得較小,因此回到A接收機的功率也比較小,導致S11跡線噪聲非常大,如圖2.2。
圖2.2 原始方法測到的S11和S12帶有很大的跡線噪聲
2.3 在推動過程中,DA和PA都會發生非線性,因此需要嚴格計算DA的線性輸出功率是否能夠推飽PA,若DA線性區選擇不好,會導致測量結果同時包含了DA和PA的非線性特性,結果不可行。
3、將矢網1端口內部的耦合器拿出來(參考上一期)
圖3.1 輸入端定向耦合器外接,并接適當的衰減器
圖3.1將1端口R和A接收機上的耦合器用外部一正一反定向耦合器(或者1個雙定向耦合器)替代
這篇文章只講輸入端,輸出端請參考上一篇文章!
在DA和PA之間加入一正一反定向耦合器,再加適當的衰減器(保證在最大功率是進到A、R1接收機的功率大概在-20dBm左右,此時接收機比較線性)保護接收機。為防止DA發生自激,還可在DA后串聯一個小衰減器(負載效應)。
此測試方法中S11=A/R1,A和R1功率均是在DA后面測到,因此DA的溫漂、AMAM特性、非線性不會影響S11的結果;
S21=B/R1矢網可以很準確的計算得到,功率也可以通過增益壓縮選件直接在2端口接收機測得。
圖3.2 優化配置后測到的S11和S21跡線噪聲均可接受
4、注意
4.1 由于加入了DA,因此在校準功率和S參數時,請一定在功率計前端加入衰減器保護功率計,在S參數校準時用小功率校準;
4.2 由于加入了DA,請在鏈路預算時事先計算好各個端口源衰減、接收機內外接衰減器大小;
4.3 校準完立即降低并關閉源1功率是一個比較好的保護儀器和DUT的操作習慣;
4.4 校準完后的系統驗證至關重要;
4.5 大功率測試過程中需要時刻注意DA和PA的工作狀態,比較容易燒器件和設備,尤其是自激。